印度至今也未松口确认,是否真的有战机在空战中被击落。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当天在议会上透露,该国出动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斗机击落了五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三架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两架苏联时期制造的米格-29和苏-30。
如今,随着中美博弈日益加剧,美国愈发将印度视为抗衡中国的重要伙伴;在美印关系持续升温的同时,与印度有领土争端的中国,也在军事与外交层面加大了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力度。
目前已有部分媒体报道印度军机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坠毁,如《印度教徒报》引述政府消息人士称,至少有三架印度战机在该地区坠毁;一名匿名法国情报官员也向CNN证实,印度空军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巴基斯坦击落。
一款诞生于20年前的第四代战斗机,竟在实战中击落了更先进的法国第四代半战斗机。这让不少中国网民和军迷兴奋不已,直呼这是“中国军工硬刚欧美的高光时刻”,并认为这将为中国军工企业带来大量订单。
但这些报道都没有说明,印度军机是被导弹击中,还是意外或人为操作失误导致坠毁。
PL-15导弹是中国研制的远程空对空导弹,最大射程可达300公里,飞行速度可达五马赫,具备双向数据链能力,能在飞行中接收并回传制导信息。PL-15E则是该导弹的出口版本,射程145公里,性能略逊一筹。
据BBC报道,社交媒体近日流传两张据称是印度空军战机坠毁的照片,但经查证,其中一张实为2024年发生在拉贾斯坦的军机坠毁事件,另一张则是2021年发生在旁遮普省的坠机事故。
不过,达尔并没有透露具体交战细节,如是否使用了PL-15E导弹、五架印度军机被何种导弹击落等。面对CNN记者要求提供证据时,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只淡淡回了一句:“证据都在社交媒体上。”
有分析人士指出,现代空战早已不是单靠战机性能定胜负的比拼,飞行员训练、武器系统效能、信息链整合、预警与战术配合等诸多环节,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即便有战机被击落,也无法单凭这一点评判整个战机的优劣。
彭博行业研究防务分析师朱怿(Eric Zhu)就指出,目前多数中国自主研发的现代化武器系统都没有实战检验,有了实战经验,更有利于中国向海外推广国产装备。
其中一张照片显示的是导弹本体后方的雷达罩,残骸上清晰可见序列号与标有“导引头测试口”的舱门,另一张照片则显示导引头部件的残骸。
美国《纽约时报》分析,上述武器流动模式的转变,其实也折射出在中美两大国的角力下,南亚这一动荡地区原有军事联盟格局的重组。
一向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印度,如今已逐步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转而向美国靠拢;而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对巴基斯坦的重视程度下降,使巴基斯坦转而向中国采购军备。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2016至2020年间,巴基斯坦的武器采购中有高达81%来自中国,显著高于2006至2010年的36%。相比之下,美国在巴基斯坦军火供应中的占比则大幅下滑,从36%降至零。
与此同时,印度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减少了一半以上。2006年至2010年间,印度约80%的武器是采购自俄罗斯,但过去四年,这一比例已降至约38%,取而代之的是来自美国、法国和以色列等盟友的军备,占比已超过一半。
这股胜利情绪很快就传导到了资本市场。截至星期四(5月8日)收盘,反映军工股走势的中证军工指数上涨2.1%,航天南湖、晶品特装等逾10只军工股涨幅超过10%,歼-10C战机制造商中航成飞更是涨停20%。
香港《南华早报》推测,巴军可能使用歼-10C或枭龙(JF-17)战机发射PL-15E导弹。如果这番说法属实,就意味着歼-10C战机和PL-15E导弹有了首次实战的成绩单,法制“阵风”战机则是服役以来首次在实战中折损。
当地时间5月7日,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发言人就巴方针对印方袭击及巴方所作回应披露了更多细节。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发言人表示,印度战机未进入巴基斯坦领空,通过发射导弹实施了越境打击;巴基斯坦战机在回击时也未进入印度领空。
发言人表示,巴基斯坦军队做出回应,摧毁多个印度检查站,击中多个印度哨所等。
当地时间5月7日5时10分左右,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发言人确认,迄今巴方击落5架印度战机,分别为3架阵风、1架米格、1架苏-30。印度媒体《印度教徒报》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至少3架印军战机7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坠毁。目前印官方对此暂无回应。
据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5月7日消息,在巴控克什米尔控制线上,巴基斯坦和印度已经开始交火,巴基斯坦已发动地面和空中作战行动。印度国防部7日凌晨发表新闻公报证实,印度武装部队发起了“朱砂行动”,打击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设施。公报称上述地区策划和指挥了针对印度的袭击。巴基斯坦外交部5月7日发表声明,表示面对印度的侵略,巴基斯坦政府、武装部队和人民团结一致。他们将始终坚定地采取行动,保护和维护巴基斯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总台记者 崔如)
浅层砂过滤器与多介质过滤器的区别 在水处理领域,过滤设备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水质和系统的运行效率。浅层砂过滤器和多介质过滤器是两种常见的过滤设备,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本文将详细解析它们的区别,帮助您更好地选择适合的过滤方案。
一、浅层砂过滤器与多介质过滤器区别 1、过滤介质的不同 浅层砂过滤器:主要使用单一介质,通常是石英砂。其过滤层较浅,水流通过砂层时,悬浮物被截留,实现过滤效果。 多介质过滤器:采用多种介质组合,常见的有石英砂、无烟煤、活性炭等。不同介质的密度和颗粒大小形成多层过滤,能更高效地去除不同粒径的杂质。
2、过滤精度的差异 浅层砂过滤器:过滤精度相对较低,适用于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如泥沙、藻类等。 多介质过滤器:由于多层介质的存在,过滤精度更高,能够去除更小的颗粒物,甚至部分胶体物质。
3、运行方式与效率 浅层砂过滤器:结构简单,运行和维护成本较低,适合处理水量较大但水质要求不高的场景。 多介质过滤器:运行效率更高,但结构复杂,维护成本较高,适合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场合,如饮用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等。
二、适用场景分析 浅层砂过滤器的适用场景 农业灌溉:用于去除水源中的泥沙和悬浮物,保护灌溉设备。 循环水系统:适用于冷却水、游泳池等对过滤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 预处理阶段:作为多级过滤系统的前置设备,减轻后续设备的负担。 多介质过滤器的适用场景 饮用水处理:能够高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确保水质安全。 工业水处理: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工业用水,如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 污水处理:作为深度过滤设备,用于污水的后续处理阶段。
三、选择建议 选择浅层砂过滤器还是多介质过滤器,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水质要求:如果对过滤精度要求较高,建议选择多介质过滤器;如果只需去除较大颗粒物,浅层砂过滤器即可满足需求。 处理水量:浅层砂过滤器适合大流量场景,而多介质过滤器更适合中小流量但水质要求高的场合。 运行成本:浅层砂过滤器运行和维护成本较低,适合预算有限的项目;多介质过滤器虽然成本较高,但其高效过滤能力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您对浅层砂过滤器和多介质过滤器的区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实际应用中,结合水质、流量和预算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过滤设备,才能实现高效、经济的水处理目标。
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中,反渗透膜阻垢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有效防止水中硬度离子在膜表面结垢,从而保护反渗透膜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然而,当反渗透膜阻垢剂不慎过量添加时,将会对系统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水质恶化:
首当其冲的是产水水质可能受到严重影响。过量的阻垢剂可能穿透反渗透膜,进入产水中,导致水质不达标,影响后续用水安全或工艺要求。
膜污染加剧:
虽然添加阻垢剂的本意是防止膜污染,但加过了却可能适得其反。高浓度的反渗透膜阻垢剂可能与水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难以清洗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会附着在膜表面,加剧膜的污染程度,缩短膜的使用寿命。
系统性能下降:
随着膜污染的加剧,反渗透系统的整体性能也会受到影响。膜的通量会逐渐降低,产水量减少,深圳美源环保纯水设备同时能耗增加,运行成本上升。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污染得不到及时控制,还可能导致系统停机,影响正常生产。
对设备造成损害:
除了对膜本身的影响外,过量的阻垢剂还可能对系统中的其他部件,如泵、管道等造成损害。高浓度的化学物质可能加速这些部件的腐蚀和磨损,增加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EDI设备的电流和电压设置应根据具体设备的型号和规格进行调整,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较高的除盐效率。
1、电流设置
电流的合理范围:EDI设备的电流设置通常在0.5A到5A之间较为合适。具体数值需要根据设备的型号和规格进行调整。例如,某些型号的EDI模块电流范围可能在0.5A到5.5A之间。
电流设置的建议值:一般建议将电流设置在1—2A之间。如果电流过大,会加速膜的老化,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有观点认为,电流调节至2A-3.5A即可满足正常使用,但过高可能会导致模块内部发热,甚至烧坏模块。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差异:不同品牌和型号的EDI模块电流范围有所不同。例如,西门子EDI模块的电流范围通常为0.5到6A。
2、电压设置
电压的合理范围:EDI设备的电压设置在50—200V之间比较合适。如果电压太低,则不能达到分离效果;如果电压过高,会损坏反渗透膜或产生不必要的热量。
电压设置的建议值:一般建议将电压设置在100V左右。工作标准电压仅为基本EDI工作标准电压的1/3左右,因此除盐需要的输出功率约为基本EDI的1/10。
3、影响电流和电压设置的因素
设备型号及规格:不同型号和规格的EDI设备可能有不同的电压和电流要求。
进水水质:进水的硬度和电导率会影响设备的电压和电流设置。
膜的组成及数量:EDI设备中离子交换膜和电极膜的组成和数量也会影响电压和电流设置。
脱盐要求:根据需要获得的纯净水的水质不同,对设备的除盐要求也不同,因此电压、电流的设置也会有所不同。
4、实际应用中的调整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电流的设置对EDI设备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电流过小会导致离子膜的清洁效果降低,电极渗漏;电流过大则可能加速电极的氧化腐蚀,缩短设备寿命。因此,选择合适的电流参数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环境和电极材料来确定。为了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较高的除盐效率,建议在使用EDI设备时,根据设备制造商或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议进行合理设置,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多种多样,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以下是具体介绍:
物理处理法
沉淀法: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沉淀到水底,从而与水分离。例如在电镀废水处理中,通过沉淀可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过滤法:通过过滤介质,如格栅、滤网、砂滤等,截留废水中的悬浮杂质,使水得以净化。像造纸工业废水处理中,常采用过滤法去除纤维等固体杂质。
离心分离法:借助离心力的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或乳浊液中的油珠等与水分离。在一些含油废水处理中,离心分离法可有效去除油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