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至今也未松口确认,是否真的有战机在空战中被击落。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当天在议会上透露,该国出动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斗机击落了五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三架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两架苏联时期制造的米格-29和苏-30。
如今,随着中美博弈日益加剧,美国愈发将印度视为抗衡中国的重要伙伴;在美印关系持续升温的同时,与印度有领土争端的中国,也在军事与外交层面加大了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力度。
目前已有部分媒体报道印度军机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坠毁,如《印度教徒报》引述政府消息人士称,至少有三架印度战机在该地区坠毁;一名匿名法国情报官员也向CNN证实,印度空军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巴基斯坦击落。
一款诞生于20年前的第四代战斗机,竟在实战中击落了更先进的法国第四代半战斗机。这让不少中国网民和军迷兴奋不已,直呼这是“中国军工硬刚欧美的高光时刻”,并认为这将为中国军工企业带来大量订单。
但这些报道都没有说明,印度军机是被导弹击中,还是意外或人为操作失误导致坠毁。
PL-15导弹是中国研制的远程空对空导弹,最大射程可达300公里,飞行速度可达五马赫,具备双向数据链能力,能在飞行中接收并回传制导信息。PL-15E则是该导弹的出口版本,射程145公里,性能略逊一筹。
据BBC报道,社交媒体近日流传两张据称是印度空军战机坠毁的照片,但经查证,其中一张实为2024年发生在拉贾斯坦的军机坠毁事件,另一张则是2021年发生在旁遮普省的坠机事故。
不过,达尔并没有透露具体交战细节,如是否使用了PL-15E导弹、五架印度军机被何种导弹击落等。面对CNN记者要求提供证据时,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只淡淡回了一句:“证据都在社交媒体上。”
有分析人士指出,现代空战早已不是单靠战机性能定胜负的比拼,飞行员训练、武器系统效能、信息链整合、预警与战术配合等诸多环节,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即便有战机被击落,也无法单凭这一点评判整个战机的优劣。
彭博行业研究防务分析师朱怿(Eric Zhu)就指出,目前多数中国自主研发的现代化武器系统都没有实战检验,有了实战经验,更有利于中国向海外推广国产装备。
其中一张照片显示的是导弹本体后方的雷达罩,残骸上清晰可见序列号与标有“导引头测试口”的舱门,另一张照片则显示导引头部件的残骸。
美国《纽约时报》分析,上述武器流动模式的转变,其实也折射出在中美两大国的角力下,南亚这一动荡地区原有军事联盟格局的重组。
一向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印度,如今已逐步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转而向美国靠拢;而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对巴基斯坦的重视程度下降,使巴基斯坦转而向中国采购军备。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2016至2020年间,巴基斯坦的武器采购中有高达81%来自中国,显著高于2006至2010年的36%。相比之下,美国在巴基斯坦军火供应中的占比则大幅下滑,从36%降至零。
与此同时,印度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减少了一半以上。2006年至2010年间,印度约80%的武器是采购自俄罗斯,但过去四年,这一比例已降至约38%,取而代之的是来自美国、法国和以色列等盟友的军备,占比已超过一半。
这股胜利情绪很快就传导到了资本市场。截至星期四(5月8日)收盘,反映军工股走势的中证军工指数上涨2.1%,航天南湖、晶品特装等逾10只军工股涨幅超过10%,歼-10C战机制造商中航成飞更是涨停20%。
香港《南华早报》推测,巴军可能使用歼-10C或枭龙(JF-17)战机发射PL-15E导弹。如果这番说法属实,就意味着歼-10C战机和PL-15E导弹有了首次实战的成绩单,法制“阵风”战机则是服役以来首次在实战中折损。